
中國生物科技產業已躍升為全球創新的關鍵驅動力,根據傑富瑞最新數據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中國佔大型製藥公司所有授權交易的32%,遠高於2021年的8%。這種爆炸性成長在CPHI & PMEC China 2025展會上得到充分體現,該展會吸引了來自147個國家的109,056名專業觀眾,其中國際參展人數創下30%的年增長率。作為亞洲規模最大的醫藥貿易平台,CPHI展會已不僅是原料藥的採購中心,更成為跨國技術授權與合作研發的核心樞紐。展會設立的14個專區中,生物工程與生命科學展區的擴張尤為顯著,反映了中國在腫瘤學、自體免疫疾病和罕見疾病領域的研發實力。值得注意的是,超過15,000名國際觀眾中,來自歐美的製藥公司高管比例顯著提升,這與中國生物技術企業日益活躍的國際授權活動密切相關。展會期間達成的技術合作協議涵蓋從早期臨床資產到商業化階段產品的全週期,顯示中國創新藥企已具備全球競爭力。
今年CPHI展會最顯著的變化在於醫藥保健品包裝技術從「被動容器」轉型為「主動治療參與者」的趨勢。以患者為中心的設計理念已成為主流,如科維達開發的日曆式依從性泡罩設計,透過物理提示與二維碼技術結合,使患者服藥依從性提升達15%。人工智慧技術的整合呈現爆發式成長,特別是具備序列化追蹤功能的二維碼系統,調查顯示73%患者願意掃描藥瓶獲取藥事服務,這為遠距患者監測(RPM)開創了新途徑。在永續性方面,羅蓋特推出的POLYOX ES包裝採用可回收設計,相比傳統藥包材減少80%掩埋垃圾,同時將複檢間隔從6個月延長至24個月。展會數據顯示,具備環境友善認證的醫藥保健品包裝解決方案諮詢量年增45%,反映歐美市場對Scope 3碳排放的嚴格要求已深刻影響採購決策。這些創新不僅滿足DSCSA法規的序列化要求,更透過人因工程設計降低用藥錯誤率,例如Oliver Design為雙相情感障礙患者開發的圖示化操作指引,大幅提升特殊族群用藥安全性。

生物製劑的快速發展正重塑醫藥保健品包裝產業的技術格局,預充式注射器(PFS)市場預計以11-15%的複合年增長率擴張,2030年將達164億美元規模。Tjoapack的高速包裝線已能處理1-5ml各類安全注射器,滿足自體免疫疾病患者居家注射需求。在提升用藥依從性方面,科維達的調查顯示,經過簡單教育後,72%患者會從傳統藥瓶轉向依從性設計,這類設計使每年處方量增加1.6次。冷鏈物流領域的突破更為顯著,Oliver Design開發的緊湊型包裝減少20%體積,使製劑運輸碳足跡降低約15%。針對高價值基因治療產品,新型監測標籤能實時記錄溫度偏差與震動數據,解決了-70℃超低溫配送的痛點。這些創新直接回應了WHO報告指出的問題——全球約25%疫苗因冷鏈失效而報廢,顯示醫藥保健品包裝技術已成為保障藥品可及性的關鍵基礎設施。
德源公司的全品類藥品與保健品包裝解決方案涵蓋注射劑、口服藥、診斷試劑等多元需求,其核心競爭力在於「化學穩定性」的技術壁壘。作為全球多家世界級包裝產品製造商的指定代理及分銷商,德源與供應商建立深度合作夥伴關係,共同提供最優良、最先進的醫藥保健品包裝解決方案。在注射劑容器領域,德源採用不同配方的玻璃材質(如注射劑瓶、輸液瓶、凍乾瓶等),確保卓越的化學穩定性和抗熱震性,有效降低藥物與包材的相互作用,保障藥品純度與效能。口服藥品瓶則整合初次開啟標籤、防盜瓶蓋及兒童安全蓋等設計,結合潔淨車間生產環境,全面提升用藥便捷性與安全性。針對噴霧製劑與滴眼劑等特殊需求,德源通過Class 7潔淨車間組裝與無添加劑設計,符合歐洲藥典標準,確保精確給藥與無菌安全性。此外,診斷試劑容器採用硼矽玻璃瓶等惰性材料,維持試劑穩定性,滿足臨床診斷的嚴苛要求。德源持續引進新型包裝產品,例如採用美國Corning高級管材與塗布技術的容器,強化抗磨損性能;同時積極落實環保舉措,選用可回收與可降解材料的醫藥保健品包裝,兼顧產品效能與環境永續發展 。
.webp)
近期MHRA連續發布的Class 2召回事件暴露醫藥保健品包裝環節的系統性風險,包括Inhixa注射液因強度標示錯誤、巰嘌呤片劑受黴菌污染等案例。這些事件凸顯EU GMP Annex 1新規對無菌屏障系統的嚴格要求,促使企業投入更多資源於包裝過程的微生物控制。DSCSA法規的全面實施使序列化成為北美市場強制標準,Praxis Packaging的數據顯示,符合21 CFR Part 11的序列化解決方案能使包裝線效率提升30%。萃取物與浸出物(E&L)研究也面臨更高門檻,ISO 10993-18:2020要求對可提取物進行更全面的毒理學評估,這直接影響POLYOX等藥用輔料的包材選擇。值得關注的是,中國新版藥典對藥包材的理化指標要求已與USP<661>趨同,預示全球監管協調將加速。這些變化迫使供應商必須建立更完善的質量體系,如Tjoapack便增設了密封完整性測試(CCIT)實驗室以滿足EMA對無菌產品的新指引。
個人化醫療的興起正推動醫藥保健品包裝技術走向微型化與智慧化,Oliver Design提出的創新概念,整合NFC晶片實現劑量提醒與adherence數據收集。在供應鏈韌性方面,Praxis Packaging的策略性庫存計劃使關鍵組件儲備量提升40%,有效緩解了DSCSA序列化標籤的短缺危機。CPHI展會數據顯示,採用模組化設計更受跨國藥企青睞,因其能快速適應不同市場的標示要求,將區域性產品的上市時間縮短6-8週。技術授權模式也呈現新趨勢,中國包裝企業的專利申請量年增25%,在兒童安全(CR)與老人友好(SA)整合設計領域已具備國際競爭力。建議企業優先投資於「雙向溝通設計」——既能向患者傳遞資訊,又能將用藥數據回傳至醫療系統,這種閉環設計在CMS五星評級體系中可提升慢性病管理得分約15%。

從CPHI展會的全球參與熱度可見,醫藥保健品包裝已從附屬產業轉型為治療生態系統的核心組件。在生物藥革命與個人化醫療雙重驅動下,創新設計必須同步解決技術可行性、監管合規與患者體驗的多維度挑戰。企業需建立更敏捷的跨國協作網絡,才能把握中國生物科技崛起帶來的技術授權機遇。當醫藥保健品包裝設計真正以患者為中心時,它不僅是產品容器,更成為提升全球醫療可及性的關鍵推手。如需進一步了解藥品與保健品包裝解決方案,歡迎聯繫德源專業顧問獲取更多資訊。
